RSS

精致女人 不做食物傀儡

 

 

   你的手曾不止一次地自动伸向饼干筒吗?你曾经在焦虑时刻吞下数个冰淇淋吗?你曾经吃下整个PIZZA而几乎不知其味吗?……心理学家说当人处在焦虑、愤怒、孤独的情绪中时,食物都可能会很方便地成为了你的一样道具,而这很可能是你体重失控或某些健康问题的原因。

   情绪吃客

 

 

   食物是一面镜子——照照你是哪类食客?

   情绪吃客

   食客脸谱:一旦情绪不好,第一反应就是冲进厨房或者超市,看看能吃点什么。这些人总是习惯性地储备着爆米花、饼干之类的食物,仿佛需要用食物来填充自己的生活。通过食物平复心情已经成为了他们的饮食哲学,也是他们与自己和平相处的一部分。

   这种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生理原因,研究人员在一项对食物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碳水化合物(比如糖和淀粉混合于土豆或点心中)能帮助人释放血液中的复合胺,这是一种能使人放松的荷尔蒙。吃对人情绪的安抚作用可谓简单快捷,因此很容易使人陷入对某种食物的依赖之中。

   情绪吃客通常比其他人胖,并且需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精力维持体型。

   心理潜台词:在情绪化食客的心中,自己是个需要被填满的袋子。内心的空虚感让他们一直需要用吃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在他们小时候,可能照看者习惯以食物来应对他们的任何不舒适,结果他们也学会以食物来安慰自己。

   不做情绪牺牲品

   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在接到上司电话后你第一时间冲到了附近的面包房,那么在你真正动手开始大吃大嚼之前有必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饿了吗?”如果是,那就大吃一顿吧。但如果不是,就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到处寻找吃的。烦闷?好,出去走走吧,或听听音乐,跳跳舞。压抑?给朋友打个电话聊聊。激动?就给自己煲一锅汤,小火慢炖,然后请个人过来一起分享。

   检验一下自己的感觉是否真实

   有些时候可能并不是食物本身在诱惑你,如果你在吃几口之后问问自己:“我现在满足了吗?”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就放下筷子吧。

   其实你有更好的选择

   如果还是忍不住要吃点什么的话,就尽量采取健康的搭配方法。全麦面包、谷物制品、酸奶、金枪鱼罐头或瘦牛肉可以帮人体释放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精力,缓解紧张情绪。另外适量吃点黑巧克力,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帮助改善情绪。

   边吃边负疚的体重焦虑者

   在美国,几乎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关于饮食的建议和推荐,但不幸的是美国人依旧越来越胖。数字显示,美国的肥胖人数从1980年的47%上升到了现在的65%。研究人员感慨地说,过于强调瘦身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很多人因此而产生逆反情绪或有了放弃的态度。实际上,焦虑和挫败感只可能让人吃得更多,因为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对自己满意。

   第1类边吃边负疚的体重焦虑者

   食客脸谱

   减肥风靡了全世界,不管你是否情愿,你的腰围尺寸还是让你对自己的满意度造成了影响。对体型过分在意的结果是,你对食物生出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一盘食物摆在面前,没有了从前那种单纯向往和享受,取而代之的是担心、自责和焦虑等N多感受的复杂混合。边吃边负疚着,甚至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好,只一再地痛恨自己为什么又经不住诱惑。

   然而焦虑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材和健康的呢?试想一下以下的场景,有一天晚上你就着牛肉喝了点儿红酒,已经对自己的身材十分不满的你懊丧地对自己说:“我为什么要这样,我不该这样啊!因为我在减肥!”可如果有一天你吃了同样的食物,但坚持了自己的锻炼计划,你就会这样对自己说:“食物真美好,运动的感觉真棒,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这两种情绪完全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完全不同。前者让你非但没有好好享受食物,还制造了负疚情绪,这其实是一种挫败感,而后者则是一种“双赢”的良性循环。

   心理潜台词:如果体重的升降已经给你的心情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你可能有点轻微的饮食障碍倾向了。边吃边负疚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外形要求很高,有完美主义倾向,而这背后却是较低的身体意象(对自己外形的主观感觉和评价过低)。

   食物不是被用来恨自己的,我们需要热爱它

   转移注意力

   吃东西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而不是你的体形上。不要整天焦虑我要不要吃这块牛排?要不要喝那杯红酒?你只需看着食物,品着香味,尽情地享受美味就好了。享受过后对自己说,我吃得正好,我很满意,然后,适当运动。

[时间:2010-07-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