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驼背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介绍

引发驼背形成的原因是

1、老年人因骨质疏松

致使椎体容易造成压迫性骨折而产生的驼背。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多发生在腕部、脊椎和髋骨部。

大约有30%的50岁以上妇女伴有一处或多处椎体骨折,约有五分之一的50岁以上男性会在余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发现老人逐渐弯腰驼背就要小心是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2、被褥选不好宝宝患驼背

新生儿的垫被的准备也非常重要。小床上的垫子不能太软,最好用旧棉胎折叠起来做成床垫,上面再铺一层薄的棉胎就可以了。

因为新生儿骨骼较柔软,正处于发育生长阶段,如果床垫太软,如用过软的弹簧床垫或海绵垫,可使宝宝的脊柱经常处与弯曲状态,而容易引起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驼背,并且不利于新生儿活动,影响骨骼、肌肉的发育。

3、青年性驼背

本病又名“少年驼背症”及Scheuermann病。病变主要累及中、下段胸椎椎体。病变发生在椎体的第2骨化中心,即椎体上、下面的骺板。

由于各种原因,骺板血液供应减少,软骨板变薄,抗压力降低,在过多的负荷下出现碎裂,髓核在破裂处突入椎体内,形成所谓的Schmorl结节。脊柱胸段向后弯曲,使椎体前方承受的压力大于后方,前方骨骺的坏死影响了前半椎体高度的发育。

4、维生素D缺乏病

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的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其突出的表现是小儿的佝偻病(rickets)和成人的骨软化症(osteomalacia)并同存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同时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5、强直性脊柱炎

随着病程进展,整个脊柱可发生自下而上的强直:先是腰椎前凸曲线消失,进而胸椎后凸而呈驼背畸形;随着颈椎受累,颈椎活动受限,最后脊柱各方向活动受限。

6、黏多糖

关节进行性畸变,脊柱后凸或侧凸,常见鸡胸、驼背、膝外翻或内翻以及手足屈曲、外翻畸形、爪形手等改变。

驼背的矫正方法

1、牵引

通过外加或者人体自身的重力将脊椎推体之间间隙增宽,这样有利于突出髓核回复,恢复正常椎体排列,松弛韧带紧张,从而减少对脊髓、脊神经根的压迫、刺激。

2、固定制动

通过定型枕、颈围、腰围将颈椎、腰椎固定制动,能减少继续损伤,有利十损伤修复。

3、手法推拿、按摩

通过特种手法将椎体、小关节恢复到正常生理位置及正常生理曲线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yiQIg.cN)。

4、物理治疗

通过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如红外线、磁、电),起到消炎、止痛、加速恢复的目的、对改善临床症状是十分有效的。

5、封闭

将药物分布于病患局部,效果比较明显、但不宜长期使用。

6、药物治疗

通过服用或注射中、西药,将药物吸入人体。这样用药时间较长,且效果较差,副作用较大而不提倡过多、过广和长期使用。

驼背的自我治疗方法

(1)太极拳太极拳处处要求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使腰部始终保持自然舒适直竖状态,对驼背有很好的矫正作用。

(2)挺胸转体自然站立,两手叉腰,抬头挺胸,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反复做30~40下。做这套动作要尽力挺胸收腹,用力转动。

(3)持棍转体自然站立,两手持1米长小木棍放在背部肩胛处,同时挺胸转体20~30下。

(4)床边振臂仰卧位躺在床上,使肩部靠近床边,头自然后仰,两臂伸展下振20~30下。

(5)仰卧拱桥仰卧在床上,以头和脚为支撑点,把身体像桥一样拱起来,停5~10秒钟落下,如此反复做10~20下。

(6)坐在靠椅上,双手抓住臀部后的椅面两侧,昂首挺胸,向后张肩,每次坚持10~15分钟,每日3~4次。

(7)背朝墙距墙约30厘米,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上举并后伸,同时仰头,手触墙面再还原,反复做10次,每日做2~3次。

[时间:2016-11-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