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消除诱因才能避免发生猝死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猝死尚无统一的标准,不同学者对猝死发生的时间界定不一。有的人认为瞬间即刻死亡为猝死,有的人认为在24小时以内死亡为猝死。

  国际著名的大型心血管病研究“莫尼卡”方案为了统一标准,根据患者死亡的时间将猝死定义为1小时内死亡、6小时内死亡和24小时内死亡三种,且不将它们统称为猝死,以免混淆标准。

  在临床上,可导致人猝死的原因除了患有心脑血管病、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以外,还有发生意外伤害等。下面我主要谈一下由非外伤引起的心源性猝死,且重点谈的是1小时内死亡和6小时内死亡。

  猝死是一种最严重的生活事件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生老病死本该如自然界中的花开花落,是一种无病无痛、无疾而终的自然凋亡。但如果一个人英年早逝,则会给其亲人带来巨大的打击。

  调查表明,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打击的43种生活事件中,中年丧偶位居榜首,为100分(表示最严重),远远超过坐牢(63分)。而如果配偶是猝死的,其得分还要增加。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猝死的研究会受到古今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而且仍是目前各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早在2400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真心痛……朝发夕死”的记载。经解剖发现,长沙马王堆2100年前西汉女尸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出现了95%的狭窄,其胃内约有138颗甜瓜子。

  由此人们可以推断,该妇人可能是在一次饱餐后突发心源性猝死的。而在现代医学史上,第一例有明确病历记载和进行尸体解剖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是英国的外科医生亨特。该医生是在一次医院内部的学术讨论会上因与人激烈争吵而当场死亡的。

  猝死有明确的“引爆”因素  大多数猝死患者都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以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压力过大、酗酒、饱餐、剧烈运动、寒冷或豪饮冰冷饮料等为主。

  临床实践证实,心源性猝死虽然是飞来横祸,但却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在病理上有一个内外因素的“爆发”过程,因此心脏健康的人不会发生心源性猝死。应当说,心源性猝死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尚未明了的过程,它也可以理解为是由“定时炸弹”(病理因素)加“引爆操作”(诱发因素)共同造成的。

  两者必须兼备,缺一不可。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定时炸弹”是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及其所造成的心肌不同程度的缺血状态。由于斑块的大小、位置、形态和数量不同,尤其是稳定性不同,加之有些斑块表面的包膜极薄,斑块内的脂质增多,在血流的冲击下或血管痉挛时便很容易破裂。

  较大的斑块可导致患者的血管狭窄超过70%以上,从而可引起心肌缺血。这一过程大约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缓慢过程。但即使是再小的斑块破裂,只要数分钟或数小时便可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从而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由此可以解释有些几十年的老冠心病患者为什么会一直健康地生活着,不会发生急性心梗,而一些年轻人反倒很快会发生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裂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但临床上常见的30秒内的瞬间死亡则往往是由于心电紊乱引起心室纤颤(占90%)或心脏停搏(占10%)所造成的,其原因是突然的精神刺激或超常的体力运动造成心肌的严重缺血,并诱发心电紊乱和心律失常。

  需要指出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心病和冠心病猝死虽然是同一性质的病变,但它们却处于程度差异很大的三个阶段。

  大量的病理解剖报告表明,人类几乎从儿童时期就有主动脉内膜上的脂肪沉积,男性在30岁以后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会明显加快,接近60%的40岁左右的人可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0%的60岁以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但人体具有强大的代偿机能,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人并不等于患有冠心病。在临床上,必须根据患者的多项参数进行综合判断或通过为其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其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的主干狭窄超过50%以上方可诊断该患者患有冠心病。

  据统计,在一年里每500~2000人中只有1人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其中发生猝死的约占13%~30%。

  预防猝死要从小抓起  大多数中年人都承受着较重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加之其冠状动脉上往往已有一定数量的斑块,如果再不注重保养,很容易成为猝死高发人群中的一员。

  预防心源性猝死一是要从小抓起,即让人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炸弹”的产生;二是要懂得和善于养生,严防“炸弹”的引爆。

 

[时间:2010-09-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