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性格在人的一生中是怎样发展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发现性格迥异的人,如有人开朗热情,有人则冷漠苛求;有人成熟稳定,有人则烦燥易动;有人主观武断,有人则谦让依赖……所有这些心理差异都是性格差异的表现。性格是一种心理特性,它使每个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

  在“性格决定一生”、“性格造就成败”观念盛行的今天,探讨性格的基本特性、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性格及其特质发展的规律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我们生活中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性格实际上是心理学概念中的人格,人格(Personality)在心理学中界定为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特质。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及自我调控等方面,其中性格(Character)作为人格的主要部分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意义,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及所采取的言行上。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也是心理学古老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目前被普遍认可的说法即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除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外,对个体来讲,家庭和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的影响最大、最深刻。

  那么,人格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心理学大师、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的人格形成和发展理论,但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在研究病态人格的基础上形成的,认为人格是以无意识原欲为核心的动力结构,人格的发展是以性心理为主线呈阶段性发展的。当代新的精神分析学派不再过分强调弗氏的本能论及泛性论的作用,而是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被心理学史家墨菲称为“现代弗洛伊德心理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的艾里克森,他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考察人格的发展,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是一种独立的力量,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能够把个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他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这些阶段是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展开的,将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分阶段又有连续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每一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的性格特质所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或重要转折点)即为个体每个阶段性格发展的主要任务。如果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就得到健全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就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而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反之会缩小后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

  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为:

  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这个阶段个体人格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因为这个阶段的婴儿最为软弱,非常需要成人的照顾,对成人依赖最大。如果父母等养育者(主要是母亲)能够爱抚婴儿,并且有规律地照料婴儿,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就能使婴儿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感到周围世界和人都是可靠的,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相反,如果婴儿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得到的是不一贯、无规律的满足,就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婴儿从生理需要混乱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不适,产生最初的不安全感。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信任、活跃、安祥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惧怕感,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悲观、多疑、抑郁、烦躁等消极的人格特征。

  ●婴儿的这种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是以后各个阶段人格顺利发展的起点。

  ●这一阶段要求父母等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应充分适当地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不宜过分满足和过分剥夺;同时,在满足程度和方式上要尽可能保持一致性、一贯性,不能随意转变,即使变化也要渐进地、有规律性地进行,使婴儿能很快适应。

[时间:2010-09-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