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改变生活方式,调理肠胃健康

   随着生活步调的加速,现代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多。不论在工作、升学、家庭、社会都存在着各种不同来源的压力。人与人接触频繁,但共通的生活经验却反而减少,惟有各式各样的肠胃障碍问题反而成了每位现代人共同的必修课题。

  下述的场景可能都是不少人的亲身遭遇:早晨一起床,刚活动没多久或使用过早餐后即想向厕所报到,体会“一泻千里”的畅快感;事情进行不顺利时,老是觉得喉咙内有东西而“如鲠在喉”;想要享受美食时,却容易觉得腹胀;想要休息时,一躺下来反而感觉胸口闷热不舒服;素食店满街开,到处有人推销健康食品,自认吃了一堆纤维却饱受便秘之苦;这些不一而足的代表行为,堪称现代人的文明病,是“肠胃失调”。

  由于消化器官(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甚至是胆管)的基本构造是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管道,再利用括约肌分隔成不同腔室,例如食道和胃之间,胆管进入肠子之间,皆有特殊的括约肌负责。这些括约肌适时开关,再配合消化管本身的蠕动,才能使吾人进食的食物能于恰当的时机进入最正确方向及部位。这种精密的调控机转一旦受干扰而失灵时,即可能产生问题。

  因此有些学者专家强调真正的“肠胃功能疾病”虽然是不明原因症候群,但有时却和所谓的“肠胃蠕动疾病”难以区分。目前门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胃障碍包括胃食道逆流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大肠激躁症三种。

  功能性肠胃疾病相当普遍,以症状而言,包括胃灼热、胃胀气、打嗝、吞咽困难、恶心、想吐等症状,都是一般民众十分熟悉或曾亲身经历的切身经验;据估计每天十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三人中就有一人长期有这些症状,正因为如此普遍,有不少人认为这是正常的。

  但这些问题若经常发生,可能就是身体的一种警讯,代表肠胃消化功能有障碍,甚至身体有某种器质性的疾病。因此不能只是讳疾忌医,或是随便到药房买些成药,必须找一位合格的医师做详细的诊断及处置。当医师经过仔细的病史询问及必要的检查并排除掉一些症状与消化不良相似的严重疾病,如溃疡、癌症、胆结石等而确立诊断之后,下列的方式可能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1.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检讨一下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看一看有无改变的必要。一般而言,规律的作息和均衡的饮食是促进肠胃健康的不二法门,也是消除恼人症状的仙丹妙药。由于许多消化不良的症状,是暂时的生活压力、食物或精神因素引起的,因此只要放松心情,避免不适应的食物,加上简单有规律的作息,就可以获得明显的改善。

  2.使用药物

  如果在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之后,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则应该找医师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的治疗。

  虽然功能性肠胃疾病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但是只要诊断正确,大部分的预后仍良好。除了胃食道逆流疾病外,很少造成进食、营养或癌化等问题。一般而言,药物治疗效果不错,但毕竟只是暂时的缓兵之计,有些症状在停药后有复发之可能性。终生而言,惟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守简单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才是从根本解决消化不良症状的釜底抽薪之计,也惟有如此,才能吃出健康来。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10-07-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