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一起过>生活知识>

一天三顿饭的真实意义

一天为何要吃三顿饭?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当人迷茫的时候,会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为什么一天要吃三顿饭?“人”活在世界上有意义吗?

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

人活着,本质上没有意义。但是,正因为没有意义,需要赋予意义。少林足球里周星星同学有句台词:人活着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麽区别?所以,人活着,为了一个被赋予意义的梦想,让自己活得和咸鱼不同,才是人活着的意义。

美国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100只猴子随它吃饱,另外100只猴子七八分饱,定量供应。结果呢?随便敞开吃的这100只猴子10年下来,胖猴多、脂肪肝多、冠心病多、高血压多、死得多,100只猴子死了50只;另外100只七八分饱的猴子,苗条、健康,精神好得多,很少生病,100只猴子10年养下来,才死了12只猴子,现在一直养着,观察到最后证明所有高寿猴子都是七八分饱(一起过 www.yiqig.cn)。

七八分饱确实很重要,中医有句老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确实很有道理。

美国有个很著名的专家,他的话很权威,写了1000多篇文章,来中国讲过学,有一次讲完课,说快要到21世纪了,希望人人健康,我送你们两句最重要的话,比一切药物都好,哪两句话呢?第一,吃饭七八分饱。意思是说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有点饿,还想吃你就离开饭桌了,这就是七八分饱。第二,上楼走路慢跑。就是平常出去多走路,住楼上不坐电梯经常走路上去,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实际上有正常的运动量就是预防糖尿病、预防冠心病、预防高血压最好的办法。

[时间:2013-04-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