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一起过>生活知识>

防中风更需关注胆固醇

    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病在秋末和冬季,所以医学专家把中风称之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一到冬季,就进入了中风的高发季节。

    中风多在冬季高发

    冬季之所以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因为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易受到冷空气刺激,导致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压升高,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又因为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所以极易在冬季发生中风。

    中风的分类及后遗症

    中风可分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两类。缺血性中风一般起病缓慢,大多由于血液粘度升高、血栓形成所引起。出血性中风或称脑溢血,起病比较突然,以头痛、恶心、呕吐为先兆症状。中风的后遗症最多见是肢体偏瘫或瘫痪,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反复的脑栓塞可使脑萎缩,产生智力障碍,即所谓血管性痴呆症。

    中风发作的诱因

    一般来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多是引起中风的根源。据临床医学统计,约90%以上的中风病人患有高血压,尤其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家庭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有危险性。由于现在的中年人,尤其是男性,工作应酬不断,烟酒不离身,加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他们成了患高血压的主要群体,因此中风在他们当中爆发的几率非常高。

    预防中风关键在中年

    预防中风关键在中年,最重要的是控制血压,据美国医学界报道,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可使中风的发病率降低50%以上。中年人还要避免发胖,尽量少吸烟,少饮酒,少吃盐,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品,要多吃清淡的食物。

    半身不遂者,要注意局部保暖,并防止冻伤或烫伤,保持二便通畅,在病情稳定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开朗,避免过度疲劳,坚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多运动。最重要的是增强个人的自信心,要相信经过努力,中风的后遗症会减到最小的程度。

    中风的家庭急救

    脑中风大多在家中发病,所以,家庭中正确的急救和很好的护理是中风救治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现中风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保持镇静,避免紧张、恐惧,尽量就近就医,减少搬动。必须搬动时,要防止头颈扭曲,减少晃动。

    防中风更需关注胆固醇

    胆固醇异常是引发心梗和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些人平时没有任何症状,身体看似健康,但忽然一下就出现心梗甚至死亡,就是胆固醇中不稳定斑块在没有任何先兆下发生爆炸,这些爆炸物涌出会激活血液中凝固系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

    “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埋在血管壁内的“不定时炸弹”,在任何季节都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中风。冬季预防中风和心梗,最重要的是控制胆固醇指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要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指标;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方面安全有效,须坚持服用。只要是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又或者体形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可防脑中风

    阿司匹林是风靡世界多年的预防心脑血管良药。专家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全世界上百项的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减少1/3,脑梗死减少1/3,心脑血管死亡减少1/6。阿司匹林抗血栓效果好,价格也很相宜。所以成为风靡全球的预防心脑血管病药物。但是它的副作用也在不断被挖掘:胃出血、过敏反应、肝损害……很多步入中老年的男性、女性一边开始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二级预防,一边提心吊胆长期吃下去副作用又咋办?专家指出: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最佳剂量为100毫克/天,即可有效减少脑卒中风险,担心胃出血者可选择早餐后服用或加服保护剂等。最后专家提醒:男子45岁以上、女性绝经以后,都得列入心脑血管病危险人群,如自身感觉耐受就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早期症状要警惕

    首次出现脑缺血症状是警报

    此类疾病多发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病人多表现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头晕、

    头痛、视力模糊,但很快能恢复正常,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有的人可以几年没有任何症状,所以这些人对疾病往往掉以轻心,认为自己没事了,其实病人的隐患被忽视了。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类患者3~5年后大多都会出现脑卒中,造成难以弥补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偏瘫、失语等。

    起病在颅内祸根在颈部

    导致脑卒中发作起病看似在颅内,祸根实则在颈部,大约80%以上的病灶主要分布在颈内动脉系统。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明,脑卒中多由患者颈动脉内膜增生、狭窄及

    斑块脱落,导致脑动脉血管栓塞所造成,只要清除疏通增厚的颈动脉血管,患者肢体麻木、无力感、视力模糊、头痛等缺血症状就会消失或有明显改善。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的中老年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跟踪病情。

    早期干预可防患于未然

    尽管有些中风发作来得突然,不易预测,但若自己和家人特别留意,还是会发现某些蛛丝马迹,从而及早就医治疗,获得满意效果。常见的报警信号有:

    一过性黑蒙。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意识障碍,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出现黑蒙,意味着视网膜有短暂性缺血,可能是由于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近年研究发现,脑血管硬化60%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延续而来。眼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条分支,它对颈动脉的病理改变最敏感,出现症状也最早。最近挪威医生在18例一过性黑蒙的病人中,发现11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出现黑蒙时,神经系统检查包括CT扫描全部正常。所以,发生一过性黑蒙,被视为是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短暂性视力障碍。即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对出现短暂性视力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3例为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7例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闭塞。同侧脑血流量也相应减少,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所以,它也被看作是较早的中风预报信号。

    剃须修胡征。是指自己持刀刮面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并说话不清,1~2分钟后完全恢复。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导致颅脑供血不足,诱发了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尽管恢复很快,但足以提醒人们,缺血性中风随时可能发生。

    哈欠连绵。常因血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刺激呼吸中枢引起。近年研究发现,脑缺血,特别是呼吸中枢乏氧时,也会引起哈欠反射。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乏氧加重,特别是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所以,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也不容忽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它已是最轻型中风,已出现了一过性偏瘫或单瘫,只是持续时间短暂,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所以,仍把它看作是进展性脑卒中和完全性脑卒中的先兆。有人追访观察,发生短暂性脑缺血3~5年后,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凡出现以上征兆之一者,都应及早检查,包括血液流变学检测、心电图、心血管超声、多普勒血管检测、脑血流量、眼底检查及颅脑CT等,必要时还可作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系统治疗,有可能避免中风的发生。

[时间:2011-06-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