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老人养生佳品-腊八粥

国人喝粥从周朝喝到现在,粗略一算竟有三千多年了。

粥的花色品种丰富多彩,而且冬夏不同,种类有别,功用各异。例如,春食野菜粥,夏喝绿豆粥,秋吃莲藕粥,冬进腊八粥、羊肉粥等。其他如红薯粥、胡萝卜粥、栀子粥、枸杞粥、荷叶粥、马齿苋粥、苍耳子粥、乌鸡肝粥等,不一而足。

历史上,不少文学家和诗人也喜欢喝粥。北宋文人张文潜《粥记》云:“每日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斋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盖粥使胃气生津也。今劝人每日食粥,以为养生之道,必大笑。大抵养性命,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正在寝食之间耳。”大诗人苏东坡云:“夜坐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据说苏东坡还很爱喝广东的花鸡粥,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爱吃豆粥,宋朝爱国诗人陆游还专门写了一首《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文人的言语和行为往往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代表性,从上述诗文中至少可以窥见宋朝人对粥的偏爱程度了。

腊八粥在宋人笔记中亦多有记载。吴自牧《梦梁录》卷六云:“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具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而在纪念佛祖成道这一天,寺院还互赠粥品,广结善缘,又称为“佛粥”,诗人苏东坡曾有“今朝佛粥更相馈”的诗句。《燕都游贤志》中还有“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的记载。可见,腊八粥起初是佛门节令不可缺少的祭祀食品,后来从佛教寺院逐渐发展到朝廷、官府中,最后流传到民间。相传“黄帝始烹谷为粥”,《礼记》也有“食粥天下之达礼也”的记载。《太公金匮》里还记载了武王伐纣时,洛邑雪深丈余,姜太公使人献粥以御寒的故事。看来,粥的起源在商周之前。到了汉唐以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品种逐渐增多,粥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唐时除有米粥、栗粥、豆粥、麦粥外,还有胡麻粥、长生粥和防风粥。而腊八粥这一古老的斋食,正是综合各种粥的长处,随着佛教的流传,逐渐发展起来的。

如何才能做出既营养又好喝的腊八粥呢?

窍门一:选材

选材是煮营养美味腊八粥的第一步,不同地区的腊八粥的选材还有所不同。腊八粥种的主料还是米,不过南北方选材有所不同,北方的粳米比较糯,非常适合用于煮腊八粥,而南方的籼米的直链淀粉多,糯性差,故南方的腊八粥常常掺入一些糯米,这样可以增加腊八粥的口感。而辅料,则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不同,可选择做甜味腊八粥和咸味腊八粥,但一般甜味腊八粥常选用红枣、莲子、桂圆干、杏仁、豆类等果类一起煮,而咸味腊八粥的辅料则常选择各种腊肉、蔬菜、豆类等。

窍门二:浸泡
由于腊八粥的食材种类比较多,涉及种属比较远,所以浸泡这道工序相当重要,而且最好分开浸泡。比如颗粒比较大的芸豆、黑豆、花生、莲子等需要浸泡4-5小时,绿豆、红豆、高粱米等则需要浸泡2小时左右,而糯米、大米、小米等则只需要浸泡半小时或者不用浸泡,这样可以使各种食材能够得到充分泡发,能精简传统煮腊八粥的过程(yiQIg.cN)。

窍门三:精煮

传统煮腊八粥需要先煮豆类、花生、红枣等,在放大米、小米、腊肉等一起煮,如果是添加蔬菜的,还要等腊八粥差不多煮熟时再放入蔬菜粒一起煮。先在都简化了,高压锅、电压力锅,将浸泡好的食材放入压力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火或者插电就可以等待腊八粥的出锅了,不过如果是蔬菜的话,尤其叶子菜,还是建议等粥煮熟后再放入蔬菜,再一次开火煮3-5分钟,。但不管怎么样,要想煮出香浓腊八粥,水与食材比例很重要,一般以1:10-15的比例比较合适,而腊八粥中豆类、干果比较多,煮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如果大米、小米或者糯米等米类没有浸泡的话,最好选择1:15的比例加水,这样煮出来的粥会比较粘稠。

老年人:可多放点大豆

老年人应饮食多样化、多吃大豆及其制品,腊八粥符合这些要求。而且腊八粥多在晚上食用,也符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

大豆中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可以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腊八粥正好软烂易消化,加上粗细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对预防老年性便秘有一定作用。此外,由于粥中水分较多,稀的食品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分泌,刺激肠胃引起疼痛。所以,肠胃不好的人可以把腊八粥稍微熬稠一些,而且最好在食用腊八粥的同时吃些干的食物,如烧饼、馒头等。

[时间:2017-04-21]
相关文章